Wednesday, January 27, 2016

只有经过才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 只有经过才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。冬阳

    曾经在讲座会上听到一个令人喟叹的新闻:日本有一位优秀的高中青年,他憧憬画画 ,立志要当艺术家,却遭父母反对,最后,他很无奈接受父母强势的主导:选读有“钱”途的医科。毕业之后,十分自豪的父母为他设了一个宴会,而他,却选择在当天结束自己的生命,留下的遗书,悲愤的道出心声:“想到明天就要去面对我不喜欢的工作,真是痛苦极了,我情愿死,也不要接受这样无奈的生活。。。!”

    在北京旅行时,读了当地《羊城晚报》一篇感性文章——《父爱之舟》。作者吴冠中来自贫困家境,每次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和上学,父亲就用一艘小渔船把他送到目的地,因为小渔船可以节省旅费又兼作宿店和饭店;就这样摇啊摇的,吴冠中终于考上无锡师范,当高小教员,遂了父亲的心愿。

    后来,吴冠中爱上美术,他毅然放弃教员去搞美术,生活并不如意,文章末端写着:“。。。下海了,从此沉浮于茫无边际的艺术苦海,去挣扎吧,去喝一口一口失业和穷困的苦水吧!我不怕,只是不愿父亲和母亲看着儿子落魄潦倒。。。醒来,枕边一片湿。”

    好多年前,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改变:放弃办公室主管的工作,给自己有一段“偷溜”的空挡,做自己想做的事,创业去了。我的创业结不出硕果,一段时日后,当我把储蓄用光“江郎才尽”之后,这才心甘情愿的返回办公室报到,不同的是,创业的体验后,我安然接受自己的“命运”,默默忍受朝九晚八的职场生涯。

我觉得,很多事情经过了,才能洞悉自己的能耐、才清楚自己是否经得起考验。如果那位日本青年有机会花几年时间去搞艺术,他也许成功,也许失败,不过,可以肯定的是,即使失败了,也不至于去寻死。我欣赏吴冠中筑梦、追梦的勇气,最起码,失败了,这是自己的选择,怨不得人,当然,这并不意味他就没有回头路可走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