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January 26, 2016

成长是一趟坎坷之旅



     成长是一趟坎坷之旅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。冬阳

     人的一生,哪个阶段最辛苦?笔者认为,青少年的成长阶段最辛苦,且留意以下实例:

     新加坡一名18岁初级学院高材生,因嫌生殖器太小,患得患失,郁郁寡欢,最后坠楼身亡。即使成绩优越,即使医生诊断他的生殖器官属于一般亚洲人的正常尺寸,即使家人和女朋友一再支持和鼓励,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的“迷途羔羊”坚决走上不归路,惨淡离世。

      台湾作家吴淡如的弟弟吴育诚在极端忧郁、面对学业和爱情困境时,选择自杀,死时刚满24岁。关于学业,吴育诚读了两年的电机系,觉得没兴趣,转读动物系后,发觉动物系也不是真正的兴趣;关于爱情,他在两个女孩的爱情海里“浮沉”,整理不出头绪。

     今天,年青人自毁的社会新闻,时有所闻,已不足为奇。孔子说: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。。。乃至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”,这是否意味有意义的人生在30岁才开始“定位”?我们都有同感:30岁的我比20岁的我更有成就,40岁的我比30岁的我更成熟,50岁的我比40岁的我更具智慧,以此类推,那么,10至20岁是什么状况?

   10至20岁是漫长苦涩的成长期,在这个阶段,我们不断徘徊,叩问,追索和尝试,我们跌跌撞撞,茫然无助。回顾既往,除了被强调“比较”,“竞争”和“结果”的意识,有多少人曾领受“向光性”的开导:人的一生,从个人生理发育,学业,事业,爱情和婚姻,总要经过成长,成长难免有挣扎和诚惶诚恐,我们从懵懂、摸索、了解到接受自己总要一步一脚印走,成长是“欲速则不达”。

 成长路上要容许茫然,容许自己不完美并接受自己的错误和脆弱。生命的真谛在于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——茫然才有思考,思考后有领悟,领悟才有改变,改变后有所得;今朝“输”了,不代表将来不会“赢”,此一时“得”,不担保彼一时没有“失”。

   一直到今天,我还记得有位当爸爸的同事,他对生殖器的见解是:“男人中指的长度相等于生殖器的长度!”且兴趣勃勃要看对方的中指;“越高的男人,生殖器相对越长!”云云。

   我常想,如果新加坡这位高材生知道,发育中的男孩到中老年男人都会对自己的生殖器耿耿于怀,轻则在男厕解手时偷偷留意旁人的长度,重则担心自己性能力的强与弱,为了“小弟”太小而自杀未免“少见多怪”。当爸爸的男人尚且无法掌握正确的性教育,年青的你,岂可针对生殖器的长度私定人生意义?

   弟弟骤然死了,吴淡如才发觉,她爱弟弟,却遗憾自己并不了解自己所爱的人,一句迟来的肺腑之言是:“不要因为一时的情绪,就急着对生命下判断。有些人,今天和明天的人生观会差很多。如果因为一时情绪掉进了谷底就伤人或毁己,明天的自己必然后悔莫及。”如果,吴育诚及时听到良言幡然悔悟,他的命运是否就不一样呢?

    年青人有难启口的心事,有不被了解的痛苦,有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的忧郁。成长道路固然迂回曲折,只要有耐心,长途跋涉后有柳岸花明的豁然开朗,且培育更有厚度的自己,就好比丑陋的毛毛虫,原本只能在两度空间爬行,经过蛹的挣扎变成美丽的蝴蝶,翩翩起舞,有机会翱翔于三度空间之中,不亦乐乎?

    身处成长期的你,要给自己时间,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更要相信自己能走完这一趟坎坷之旅,毕竟,人生路总要自己走,家人再爱你,也无法替代你走过“成长”的道路!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