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January 26, 2016

入乡随俗



家事一箩筐之四十九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   。冬阳
      
    移民纽西兰的甲稍来近况。她5岁么女读当地小学第一年,学校强调常识,没有功课,每天只需读一本故事书。11岁的女儿读小学第七年,一个星期仅做一次功课。

    甲发觉,在纽国,除了读书没有压力,午餐时间,孩子们皆吃便当,反正悠闲,两个孩子乐得准备各自的便当。因照料孩子轻松,她和先生有自己的时间,甲在学校食堂兼职一份工作,赚私房钱,在大马,这是不可能的事。

之前的甲乃典型全职妈妈--载送孩子补习,督促功课,煮三餐,结局是:孩子忙,妈妈累。甲的大女儿和我儿子同龄,是优秀生,全级的排名不是第一,就是第二,首两名的总平均分数仅差半分或一分,险象环生,两名年纪小小的当事人已懂得为分数争排名,甚而冷言相对。提起此事,甲一脸吾女将来必成材的骄傲

我的儿子全级排名80名左右,他属粗枝大叶型,对分数和排名没啥感觉,还自我阿Q,说:「这次考试XX科目我有进步!」上国语和英语补习班,甲推荐女儿跳班,例如,四年纪上五年纪的补习班,让女儿拔取头筹;在图书馆,甲开始为女儿借马来文学书籍,里头有密密麻麻的字,我为儿子借的书尚来自儿童部门,为了方便消化--书页要有插图,一面约15行字!

    我为甲的转变感到高兴。感慨的是,我们身边多的是成绩中等或对课业兴趣缺缺的孩子,父母看不到孩子体内潜在能力和特长,却在学术上一味喝斥要求,如此煎熬的学习生涯尚得维持多年,对孩子和父母来说,情何以堪啊!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