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事一箩筐之十九
你和我,
一问一答之间。。。
我不知道事情是如何演变成这种地步。
老二读四年纪,略胖、长发披肩,女孩子吧,穿起长裙已是亭亭玉立少女。有关老二,我曾对妻说出我的观察:老大(12岁儿子)长得像爸爸,么女(5岁)像妈妈,老二不像谁,她有自己的面孔;在幼儿园排队或自由活动时,她不推挤、嬉闹,总是淡定站后面或一旁,冷眼旁观,显得独立,可以说,她习惯独来独往。
我暗思量:甚么时候,父女单调相处带三分生涩,话不多,甚至不自在呢。我只记得,印尼籍女佣离开时,老二3岁,白天,她和老大上幼儿园,住托儿所;晚上,一家人睡在一起,夜哭时,我喂她牛奶,哄她、抱她、带她如厕;很多时候,是我载送两兄妹上学和放学。妻和我都是忙碌上班族,我花更多时间陪她,到了最后,是老二和我有了隔膜。
妻加班时,我要求么女陪我上路,回程,口齿伶俐的么女当发言人--和姐姐对话。待家里买了DVD机,么女盯死在电视机前,谢绝外出。我想到两全其美的方法:走出校门,一辆脚车等着老二,她骑脚车,我走路。骑脚车的她,兴致勃勃在小巷多绕几圈才回家,我们差不多同一个时间抵达家门。
有一回,和妻闲谈,我说将来老了,不要让儿子当“夹心饼干”(夹在妻子和父母之间,两边不讨好),我们跟女儿住,反应快的妻对老二说:“听到没有,将来爹地要跟你一起住!”颔首的老二和我的眼光接上,那一瞬间,她略带迟疑的眼神传出和我同样的信号--哎呀,到时候,又要刻意说话了。
我不知道这个现象要维持多久,我们都努力拉近距离,显然,这并不容易。我想,是父女孤僻善感的性格如此相似吧,才会造成单独相处时的隐隐不安,又或许,这是一辈子都无法改变的事实。。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